被成为网红的人们,如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发布:清风下载网 热度:1972℃ 2023-06-30 04:04:11

谭乔的自白 

“首先是觉得解脱了。那个是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的东西。”前些日子,谭乔在谈到《谭谈交通》停播后的感受时这样说。

《谭谈交通》是成都本土一档寓教于乐的交通警示类节目。节目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谭警官开车上路;在路上发现交通违法行为;截停违法者批评教育,执行必要的程序。由于谭乔良好的形象、幽默的谈吐,以及贴近大众、反映民生的节目特色,《谭谈交通》赢得了成都市民的一致好评。

被成为网红的人们,如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从体制内离开的谭乔走在第一次执勤的立交桥上

对于许多成都人来说,《谭谈交通》是茶余饭后的最好消遣;但对于谭乔来说,不论是在播出的13年还是在停播的3年里,这几乎就是他的一切——在节目播出时,他没有休过年假,每天想办法找人、找内容,作为一个长年待在电视台的交警,他感受到了深刻的割裂感;在停播后,他发现自己很难从“谭警官”的形象中脱身,而成为不只是在成都,甚至是网络上的“公众人物”——或者用当代的语言来表达,“网红”——似乎在某一段时期完全成了他的负担。

说谭乔是“网红”,是因为在节目于2018年停播之后,大量的经典节目片段被放到了B站、抖音这样的平台上,借助近年来短视频的狂风在全国火了起来。很多人没有去过成都,但是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倍斯特橱柜和“腰马合一”也早已成为了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新梗”。

“走成华大道,去二仙桥”

而说“网红成了负担”,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谭警官”的形象所制约——在他想要宣泄自己情绪的时候,总有人会说:你不能这样。不论是对车品不好的驾驶员表示不满,还是在直播时帮妹妹“带货”,又或者是对着网络喷子破口大骂——这些都是“不被允许、要吃处分的”。

“青龙场立交桥这一段地方特别高,开上去的时候就像在天上飞。”谭乔承认自己在那段时期的精神状况非常不稳定,甚至患上了焦虑症,“我有时候就在想,要不就这样冲下去算了。”

“成名”的重量 

前段时间“潘嘎之交”的事件中,围观者在讥讽晚节不保的老艺术家的同时,应该也不免会为囿于曾经形象的前童星叹一口气。谢孟伟的演员生涯从嘎子开始,也因为嘎子结束——这个形象在他身上过于根深蒂固,以至于从光环变成了牢笼。

我想,在这么多年的尝试和碰壁中,他一定恨透了“小兵张嘎”;但是为了生活,他又不得不在自己的抖音账号后面加上“嘎子”,把心心念念想甩掉的枷锁又自己套回了头上。这大概就是“成名”的代价。

枷锁是过去赋予的,但更多时候是自己套上的

但是“被成为网红”和“利用过去的名气试图成为网红”是不一样的——不同于前者的无奈,后者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机遇,但是随着机遇到来的问题也并不少,尤其当“火起来”的是距今很远的、过去的自己。

这种疏离感是很伤人的,尤其当它无法被复现的时候。如果选择“顺势而行”,那么几乎意味着否定了中间这一段的人生;而在“火起来”之后,后续的努力附和往往会变成丑陋的狗尾续貂——我们在很多人身上看到过这种凄惨的图景。

谭乔最终打算从“谭警官”的光环——或者说阴影——中走出来:“谭乔是一个普通人,而‘谭警官’是神。我不是他。”

被成为网红的人们 

谭乔开始尝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而网友对于他节目的赞美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他走下去的动力。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一样把事情想明白——许多和他有着相似处境的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了不同的选择。

有人把意料之外的名气利用起来,作为自己事业的辅助——法学教授罗翔就是这样的例子。罗翔是在去年3月正式进驻B站,创建《罗翔说刑法》的。但从2019年开始,他的讲课视频就被众多UP主陆续剪辑、搬运进了各大平台中,并且频频登上热门推荐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和离奇怪异、但能把法条讲清楚的各种案例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青睐。在成为“2020最速百万粉传说”后,他马上把这种名声利用起来,继续以他的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罗翔口中的法条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受到人们的欢迎

而 “游乐王子”袁奇峰则是一个反面例子。在时隔11年之后,由于在《巴啦啦小魔仙》中的奇怪口音(包括“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亚子”、“雨女无瓜”等等)迅速走红的他在入驻B站之后不仅没有产出有实际内容的视频,还用糟糕的态度回应提出意见的人,最后还在宣布退出之后又连发几条“恰饭”广告,甚至卖起了“治新冠”的茶,吃相难看、令人不适,最终很快地再一次被遗忘——很显然,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天真地以为这些热度和关注真的来源于他自己的表演,最后落得了一个尴尬退场的结局。

游乐王子在新时代的惨败是许多网红的缩影

更多的人处于两者之间。不论是因为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视频(《情债》)一度走红,至今仍然在直播、坚持发布各种DJ喊麦视频的MC石头,还是因为“鬼!”被做成各种鬼畜视频,现在正在努力跟上不同平台文化、输出改进内容的摇摆阳——也许他们后续的努力远远比不上最初的那种惊艳,但是他们至少在挣扎着。

MC石头至今依然是一名DJ

我在标题中写了“被成为网红”,是因为很多时候出名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在这个时代,运气的降临变得格外容易,让人们都有了“我就是被选中的那个”的错觉;但是这种不稳定的成名又格外地速朽,许多人在还没有来得及抓住机遇的时候就瞬间变回了普通人。

“往前看” 

在一期《谭谈交通》中,一位命途多舛、家人至亲接连遭遇不幸的“福贵大叔”说出的“往前看”让许多观众动容。他头戴草帽、戴着墨镜,拉着装满木头的车载着傻弟弟走在路上的形象几乎是《谭谈交通》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之一。

谭乔在最近又去拜访了大叔。他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养育了子女,过上了相对幸福的人生——这句“往前看”的重量对于谭乔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福贵大叔”

事实上,在开导别人的时候,人们常常说“往前看”。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话语对于迷失在名声和落差中的人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让自己“别回头”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前两年我们谈到“大直播时代”的时候,人们常说“风口上放只猪都会飞”;而到了直播平台收紧、短视频起势的时候,能飞起来的吨位上限大概已经扩大到大象了。人们很容易因为某个自己都想不到的点子(甚至不能称为点子的东西)一炮而红,又因为“整不出新活”马上沉寂下去。如何在来了又去、转瞬即逝的“名气”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流量红利的“快钱”中平衡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很多人所谓的“追逐热点”看上去是在奋力奔跑,实际上则是原地踏步罢了。

瞬息万变的时代和随波逐流的人 

我有一个曾经关系还不错的男性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接触游戏陪玩、抖音主播,好像还成了一位颇有人气的“网红”,近来常常在群里炫耀自己的余额,告诉大家“老板”这个月给他刷了多少钱——一方面,他的收入确实令人惊讶(或者说,令人羡慕);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和谈吐完全变了个样,变得完全不像一位名校毕业生,轻浮而浅薄。

很多人也许并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迟早要褪去的光环之下,“网红”为自己和别人带来了什么?

哟哟哟,这不是摇摆阳嘛

在如今,带来情绪波动的多,带来警醒和教育的少。观众可以对着10分钟里划过的5个短视频表现出迅捷而廉价的喜怒哀乐,那么内容输出者所经历的情绪波动就更加频繁了。这种频繁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度上麻木了人的感情和神经,所以才会从根本上重塑了性格和人格。

几乎没有人可以站在岸边冷眼观潮——人们总是不免被时代裹挟,随波逐流。只是在这个时代里风急浪高,每一个被大浪抛上波峰的人都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弄潮儿;待到被拍落水底,还是忘不了跃龙门的感觉。

往前看

在解构时代的时候,人们同时也在解构当下的自己。现在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与自己和解,不仅是如上所说的“网红”,还有看着他们起起落落的我们。

往前看。

相关推荐
评论
评论
发 布